<ol id="xrl5n"></ol>

<noframes id="xrl5n"><form id="xrl5n"><span id="xrl5n"></span></form>

    <form id="xrl5n"></form><noframes id="xrl5n"><form id="xrl5n"></form>

    <form id="xrl5n"><span id="xrl5n"><th id="xrl5n"></th></span></form>

    <address id="xrl5n"><th id="xrl5n"><progress id="xrl5n"></progress></th></address><address id="xrl5n"><th id="xrl5n"><th id="xrl5n"></th></th></address>

    <noframes id="xrl5n">

    <address id="xrl5n"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xrl5n"><form id="xrl5n"><th id="xrl5n"></th></form>
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 

    新聞中心

    News

    四季劇團2018年度巡演報告

    2018年伊始繼內蒙古、山西、山東后,

    4月1日我們四季劇團來到河南美麗的蘭考縣

    為當地的小朋友帶來熱播劇目《綠野仙蹤》!

    四季劇團2018年度巡演報告

    四季劇團2018年度巡演報告

    四季劇團2018年度巡演報告

    今年開始,小舜就帶著大家一起走,去那些不在我們旅游目的地名單上的祖國的大好山河!

    蘭考

    蘭考,河南省直管縣,東臨京九鐵路,西依京廣鐵路,距新鄭國際機場僅需1小時,距世界不凍港口連云港只需4小時。

    蘭考具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,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、全國優質棉基地縣。

    蘭考享有省轄市的經濟管理權限,具有明顯的政策優勢。轄13個鄉鎮、3個街道辦事處、1個產業集聚區、1個商務中心區。

    1954年,蘭封縣(現城關鎮)與考城縣(現堌陽鎮)合并,以二縣首字為名,稱蘭考縣。


    蘭考縣緊靠母親河黃河,很久以前史前就有人類在 這里生活和活動。相傳黃帝蚩尤曾途經縣境,黃帝的兒子青陽氏死后埋葬在青陵崗,即今本縣紅廟鎮青龍崗村。再根據縣境及其附近的伯牛崗(杞縣崔林河東岸)、牛牧崗(民權縣雙塔東)、竇固堆(東明縣境內)等地出土的石器、陶器等文化遺跡證明,遠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這一帶繁衍生息。

    古時候史前時期,今蘭考縣境屬豫州之地。西周時期,其西部屬衛國,東部屬戴國。東周王朝春秋時期,春秋五霸首霸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,即為:盟葵丘強齊稱霸,其中葵丘即在今蘭考縣 境內。歷來分別設置了東昏縣和谷縣。

    清代,蘭陽、儀封二縣合并,稱蘭儀,以二縣首字為名。因諱皇帝溥儀之"儀"字,改蘭儀為蘭封。1954年,蘭封、考城二縣合并,稱蘭考縣,又以二縣首字為名。

    2014年1月1日,蘭考縣從開封市行政區劃中劃出,由河南省省政府直接管轄。

    轄區景點

    焦裕祿烈士陵園,陵園位于蘭考縣城關北黃河堤頂上,緊靠蘭考菏澤公路西側,南跨五午千渠,占地約50000平方米,分堤頂堤下兩段。1966年建成,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1996年被國家教委、民政部、文化部、團中央等六部委確定為"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"。2003年4月,焦裕祿烈士墓被國務院增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東壩頭黃河灣風景區,黃河蘭考段是九曲黃河最后一個大拐彎處,呈"U"字形,因地勢險要,素有"豆腐腰"之稱。該河段為黃河標志性景觀之一。毛澤東曾于1952年、1958年兩次到此視察,并向全國發出了"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"的偉大號召。

    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,寬闊的黃河河道和200多畝適宜垂釣的灘地水面,十余里貫穿綠樹田疇、野花飄香、風光優美的黃河大堤,區內灘涂濕地、沙丘沙崗等。

    張良墓,蘭考縣城西南六公里的三義寨鄉曹辛莊車站南側,緊靠隴海鐵路的確有這么一座張良墓,墓冢高10米,周圍長100米,保護區面積35000平方米。

    請見書院,儀封鄉政府所在地,歷史上曾流傳孔子周游列國途經此處,當地鄉紳、學士邀請孔子逗留講學,并豎"請見夫子處"碑紀念。被清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佰行,也在當地修建過請見書院,以弘揚儒家文化思想。


    下一篇:包子首演,觀眾好評暖我心  下一篇:

    掃一掃微信公眾平臺

    二維碼
    一鍵撥號
    掃一掃

    掃一掃
   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

    返回頂部